因疫情防控需要,从2月初全市的餐饮几乎全部停业,便利店、小卖部也都关门闭户。由于小区封闭管理,市民上超市也改成两三天一次。这让60多年畅销重庆城的重庆啤酒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对此,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月18日公布了自己的应对方案,联合重庆啤酒流通协会启动疫情期间的无接触配送服务,消费者通过手机下单,就近的重啤经销商送酒到家,不仅不收配送费,价格也和超市一样。
“全民宅”推动拉罐热销
啤酒销售受到疫情严重影响,但在拉罐啤酒这个品类,却出现旺盛的市场需求。宅在家里,自己做饭,再喝点啤酒,成了很多重庆人调剂生活的重要方式。而家庭啤酒消费基本都是拉罐啤酒。
然而,买啤酒并不容易。家边小店关了,到大超市买,买多了提不动,买少了不经喝,又不敢多出门,而且有的超市还断货。而传统电商,不仅送货变慢,有的还停了快递。买酒难,这个在正常城市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问题,居然成了特殊时期的一个普遍难题。
为保证拉罐啤酒的市场供应,重庆啤酒大竹林酒厂成为两江新区第一批复工企业,于2月10日恢复拉罐线生产。然而,酒厂复产,只能确保有酒卖,但消费者买酒的问题,还没有得到解决。
经销商集体“上一线”
于是,重啤想到了自己的经销商。“我们有遍布全市各个区县和乡镇的一二级经销商网络,数量超过3000家,尤其是在主城区,一到两公里便有一家。”重啤副总经理周照维说,如果把经销商发动起来,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把酒送到消费者家里。
经销商送酒,不是天经地义,为什么还要发动?原来,在重啤的销售体系中,经销商很少直接送酒到消费者,而是通过餐饮店、KTV、商超、小卖铺等终端,把酒卖到消费者手中。“直接卖酒给消费者,还要完成配送,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模式,有很多困难,但疫情当前,重啤同我们共同确定的这个方式,能解决当前特殊时期消费者需求,也能促进拉罐销量,各级经销商热情都很高。”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会长、重庆啤酒流通协会会长秦鸿志说。
最终的模式是这样的。重啤制作了一个h5推广页面,通过重啤员工和遍布全市的经销商在社交媒体转发,消费者通过页面内电话下单,经销商接单后,送酒上门。而且,全程是无接触配送,仓库、货车消毒,配送人员定期体温测量,严格佩戴口罩。
“让消费者想买酒的时候,就能买到酒,对重啤来说,不只是一个新的业务形态,也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,与消费者共克时艰。”周照维说。